习近平时代网络治理的双轨逻辑:一方面是对政治言论的极度压制,另一方面却有意放纵那些低俗化、去政治化、犬儒化的内容。很多人以为这是“监管不到位”“审查标准混乱”,其实完全相反——这是一种经过精密设计的精神阉割工程,目的是摧毁公共理性,制造原子化顺民。
一、习近平时代的治理目标:不是要你愚,而是要你驯
很多人误以为中共要把人民都变成“愚民”,其实这太高看老毛太低看老习了。毛泽东时代追求的是“集体狂热”:要你相信、要你斗争、要你献身。而习近平时代恰恰相反,他不要你相信,只要你不说、不想、不问,像狗一样安静地吃饭、打工、做梦。
你仔细看2017年之后的网络环境:
一切涉及制度、历史、国家方向的讨论,不是封号就是“造谣”;
但涉及八卦、炫富、贪色、搞笑、饭圈互撕、对穷人冷嘲热讽的内容,不但不封,反而往往上热搜;
关于制度批判、底层救济、社会公义的话题要么被删,要么被限流;
但关于“穷人活该”“低效该死”“谁让你不努力”的社达言论,铺天盖地,官媒也在推波助澜。
这说明什么?这说明中共不是疏于管理,而是精准投喂。它不是不管,而是专挑让人自废政治能力、丧失公共道德、转向犬儒仇恨的内容来鼓励。
姨学用一句话总结这套模式:“不让你想真问题,只让你骂可怜人。”
二、为什么要放纵低俗、社达、利己?
因为这些东西可以精准实现四个政治目标:
- 转移焦点,稀释危机感
经济崩了、青年失业、地方财政破产、上访剧增,怎么办?很简单:
给你刷“张家界网红跳舞”“小县城五百个特种兵蹦迪”“土狗与富二代恋爱脑”,让你转移注意力。
从“社会问题”转向“社会垃圾”,再从“制度性悲剧”转向“个体性笑话”。
- 消解同情心,制造社会分裂
当你看到“底层互害”成为主流叙事——比如老头碰瓷、底层啃老、穷人生娃多、农民工素质低,你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一个逻辑:
穷人活该,底层都是败类,社会没有义务救你。
这就是结构性暴力的合理化过程,把受害者塑造成罪人,从而让你拒绝反抗,也拒绝团结。
- 压制思考能力,培养娱乐至死
每天在短视频上滑八小时,脑子里只剩“搞笑”“美女”“炫富”“爆料”,你就不再关心新闻、不再关心选票、不再关心死了多少矿工和被拘留多少访民。
这叫“娱乐性的去政治化”(De-Politicization by Distraction),是一种比审查更彻底的脑控方式。
- 制造冷血的犬儒顺民
放纵“精致利己”和“冷血社达”的话语,其实是在鼓励你接受一套新的秩序:
“这个社会就是这样,弱肉强食,不如你自己卷赢别人。”
它让你停止质疑体制,而去憎恨“没本事的他者”,同时不断把自己投进制度的绞肉机里,以为那是成功之路。
这种人一旦失败,会归咎于“我不够强”,而不会反思“为什么只有强才配活”。
三、习近平的精神治理术:精神高压锅+娱乐毒奶瓶
政治层面全面高压、封禁、洗脑;
社会层面全面放纵、犬儒、堕落;
个体在其中被剥夺行动力,只剩情绪;
情绪再被平台算法精准收割、分裂、控制。
结果是什么?社会沦为一盘散沙,公民沦为数据单位,再也不可能形成任何可被调动的“有机共同体”或政治行动力。
这不是技术落后,而是高科技帝制的顶点。
四、去政治化=专制的最后保险丝
中共不是怕敌人太多,而是怕人民想太多。
只要你还会思考社会结构、制度安排、历史逻辑,它就不安全。但只要你沉迷低俗、彼此仇恨、失去理性、忘记制度,它就万世太平。
所以它禁止你“谈国事”,却允许你“骂穷人、卷同类、舔权贵”,因为这是比封号更深层的统治。
总结:
2017年后中国网络严禁谈国事、放纵低俗社达的现象,不是偶然、不是混乱,而是中共设计下的深层心理统治结构。它的目标不是让你信服真理,而是让你失去信念、麻痹神经、割裂彼此,成为一台自我审查、自我憎恨的机器。
这不是倒退,这是信息时代的帝制终极形态。